文|凤凰网体育作者 李永熙
导语:
在将近五万名沙特主场球迷如同大悲咒一般奇妙的助威声和欢呼雀跃的人浪声所组成的一种近乎于玄幻的氛围中,中国男足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二强赛第四轮当中“惜败”给了沙特队。相比于前两轮输给澳大利亚和日本,这场比赛过后中国球迷将矛头直指向了主教练李铁。很多人在目睹了上半场混乱无序的场面和下半场“归化帮”上场后两度燃起的希望之后,都开启了一种高屋建瓴般的思维: 中国足球与亚洲一流之间的差距可能并不在具体某些球员,而是在更高层面。而如果我们的国字号还在不断盲目相信土帅,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放弃治疗的做法。
1.自废武功还是留了后手,李铁本场比赛功过几何?
打开各大体育媒体平台,中国队输给沙特的战报之下,基本上前三条热评都是批评李铁的,有人说他托大,手里有归化球员的双王四个二,却非要用34567的顺子去应战;有人说他没有能力,场上球员之间看不出任何战术,只能依靠张玉宁、蒋光太等人的灵光一现和苦苦支撑;有人说他不敏锐,连续三次在面对强队时错误判断局势,导致在开场之后就迅速陷入被动。
那么李铁本场比赛到底功过几何?
客观来说,面对已经取得三连胜,打入5球仅丢1球的沙特,开场主防守,伺机反击的战略意图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排兵布阵上,李铁确实存在一定的想当然和固步自封。
从阵型的视角来看,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够熟练做到四后卫与三中卫五后卫阵型的灵活切换并且保持竞争力。四后卫体系和三中卫五后卫体系中后卫的站位、防守意图都有着很大不同,主动寻求变阵首先需要极大的勇气。李铁敢于和里皮一样尝试首先值得肯定,但是在五后卫阵型的演练上明显不足,导致球员上场之后更多还是各自为战,靠防守技巧和个人能力进行防守,这也是为什么上半场国足的防线屡屡出现漏人和配合不默契的情况。
一言以蔽之,重视防守并不是简单地堆砌后卫。
放弃呼声很高的埃克森、洛国富和阿兰首发,而选用三中场双前锋的防反阵型,同样在意图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得不说池忠国、金敬道、吴曦的三中场配置基本上等同于三后腰, 李铁的想象中可能是池忠国拖后扫荡、金敬道用奔跑进行补位衔接、吴曦伺机前插参与进攻。
但是在球场上反映出来的结果则是吴曦被强势的穆瓦拉德按在后场,金敬道向前传球的线路被梅开二度的纳吉屡屡识破只能做一些基本的回传,而池忠国则被迫在后场进行盘带寻求出球。沙特的中前场队员可以很轻松地通过并不频繁的传导将中国队的中后场狠狠按在罚球区前沿十米之内的距离而动弹不得。让贺炜高呼“早干嘛去了”的洛国富不具备踢满全场的体能,将其解释为“留后手”,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