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yzhibo.cc

新华社:职业足球俱乐部要改变股权一家独大足

法甲新华社:职业足球俱乐部要改变股权一家独大

近日,新华社开启了“中国足球走基层”系列项目,多位记者深入到基层进行调研。在今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中,新华社从江苏队的解散入手,认为球队股权结构单一导致俱乐部经常因母公司状况退出和解散,已成为中国足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原文内容:

2020年11月12日,江苏苏宁首次登顶中超,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第九支捧得中超桂冠的俱乐部球队。一时风光无限。

但是,仅仅108天后,这家中超新晋冠军俱乐部却宣布停止所属各球队运营,给中国足球带来了负面影响。

原苏宁俱乐部退出足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母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这种因单一股东发生经营困难而造成俱乐部解散或退出,已成为中国足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2015年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足改方案”)就提出,尝试推进俱乐部股权多元化改革。

新华社记者近期在多省市进行了调研采访。多位受访者表示,推行俱乐部股权多元化改革,会给中国足球发展带来新的希望。但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如何评估和处理历史债权债务,如何吸引投资人进入,如何保证俱乐部专业化运营并提高决策效率,如何把握国企民企占股比例等。

俱乐部大面积退出或解散原因何在?

2020年和2021年,共有22家职业足球俱乐部退出或解散。如果从1994年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改革算起,则有近百家俱乐部退出或解散。出现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俱乐部股权结构单一,俱乐部生死命脉维系在一家企业身上。记者查看了当前16家中超俱乐部的股权结构,多数结构单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偏高。

具体到原江苏苏宁俱乐部等的退出原因,受访者认为:一是大笔投资没得到市场认可和回报,而持续性投入又拖累母公司;二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加上目前俱乐部投资者多以房地产为主业,自身盈利能力减弱。

股权多元化改革正当其时

职业俱乐部股权多元化结构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外联赛不仅早已有之,而且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由政府或足协统一制定规则,且带有一定强制性。如日本J联赛创立之初俱乐部全部由工业财团赞助,球队也以工业财团命名,但单一资本使得俱乐部发展陷入困境。此后,日本足协引导地方政府、企业、社区和个人进行多元主体投资,同时要求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J联赛改革后,增加了稳定性,俱乐部的受关注程度和球迷忠诚度提升,繁荣了职业足球市场。

一名中国足球权威人士表示,俱乐部股权结构必须多元化,多元化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国企为主,但多元化可以形成制约,否则原江苏苏宁俱乐部退出这种事情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YY直播吧所有,如转载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 转载请注明:新华社:职业足球俱乐部要改变股权一家独大足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