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8日消息,近日国足战平澳大利亚赛后发布会上,李铁的言论引发外界关注,甚至有媒体曝出,李铁的此番言论让国家队管理层、中国足协层非常头疼。
今天,《体坛周报》驻意大利记者王勤伯发表了一篇题为《国家队主教练应该怎样说话?》的文章,其中点出了穆里尼奥:有一次媒体提到球员的焦虑和疲劳,穆里尼奥表示了反感,他说,“这两个词属于每天5点起床出门去干重体力活,晚上才回家的父亲。一个球员拿着那么高的薪水,不需要起早贪黑,有什么可以抱怨的焦虑和疲劳?”
《王勤伯:国家队主教练应该怎样说话?》
这篇评论如果在昨天发表,必定会吸引更多点击。但是,让我们稍歇片刻,更心平气和地谈谈李铁和他的问题。
很显然,为李铁的赛后言论感到被冒犯的绝不仅仅是记者。像我这种看不到赛后新闻发布会的海外记者,得知此事是因为很多球迷朋友带着惊诧和愤怒来提问——且让我在这里滤掉球迷提问的口吻和用词。
一个国家队主教练在比赛结束以后应该怎样说话?如果李铁希望在这个环节有所提高,他可以记住意大利足坛和新闻界的这个行规:“赢球讲故事,输球做解释。”
别小看这个行规里蕴藏的大道理,如果一个教练总是能够遵照这个原则去说话,他大概率不会引发巨型舆论风波。赛场成绩归赛场成绩,这是体育人物和体育迷都会接受的基本道理。而从教练个人来说,做到“赢球讲故事,输球做解释”,确立一个正面的、正常的形象并不难。
小行规大道理的内在逻辑是:无论赢球还是输球,意大利这样热爱足球的国家,记者们提问题都会少不了尖刻。但记者们这样做并不是针对某个教练,而是作为公共舆论的提问者他们必须这样去问。但从教练的角度说,按照上面所说的行规去答问,无论什么尖刻的问题都是能够以正常的语气应对的。
或许你会问,一个主教练为什么有义务赢球讲故事、输球做解释?
这当然是足球运动的特色所决定的。足球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运动,也是最受关注的运动,即使中国足球水平很差,但是中国人对足球的关注和喜欢并不比别人差。也正是因为有亿万人关注,水平很差的中国足球队才可能收获比其他某些运动队还高的赞助,李铁才可能拿到比其他某些运动队主教练更高的薪水。
所以,在任何时候,作为聚集国人关注于一身的国足主帅,他都有义务以正确和积极的态度实现和舆论的对话,无论记者的提问是否讨自己喜欢,李铁都应该记住,他真正的对话者是熬夜关注着中国队的中国球迷。
从比赛当天的情形看,或许李铁和舆论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理解差异:李铁可能认为逼平澳大利亚得到1分是一个重要的成就,是胜利,他想要倾诉这番战绩的来之不易,而主流舆论并不认为逼平澳大利亚拿到1分有多么值得庆祝和欣喜,因为中国队原本是可以做得更好的。